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的考察(三)
文章来源:《盐文化研究论丛》
(二)巴族的兴盛
商代晚期以来,随着盐业生产的发达和泉盐运销的兴旺,巴族繁荣富强起来,建立了地跨今川、渝、湘、鄂、黔、陕六省市的泱泱大国——巴国,在中国上古史上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
廪君巴人以盐业作为经济支柱,大约在商代晚期,通过与邻近部落以盐易物的交换,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已十分强大,臣服了其他几个小氏族部落,筑城为都,建立起部落联盟式的酋长国——巴国。“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为配合湖北省清江隔河岩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建设,湖北省文化厅抽调有关方面考古工作者联合组成了清江隔河岩考古队,于1988年和1989年先后两次对位于长阳县渔峡口镇东南0.5公里清江北岸的香炉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香炉石遗址离渔峡口盐池温泉不远,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米,是清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人遗存”。值得注意的是,在香炉石遗址出土的商末至西周的2400余件陶器中,圜底釜和尖底杯就多达2100多件,占总量的88%左右,与此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陶网坠,这些给我们复活了《世本》“鱼盐所出”的记载。根据香炉石遗址附近的地理环境与《世本》、《晋书》、《水经注》和《太平寰宇记》等记载夷城“山石曲”、“泉水亦曲”的地貌特征相似,加之其附近又有反映巴人故事白虎陇的传说,罗家新先生认为香炉石遗址就是廪君巴人的都城夷城所在地 。笔者以为,这一看法颇有见地。
以盐立国的廪君巴人,在完全控制清江流域之后,为攫取更多的盐资源,迫不及待地向西扩张地盘。他们中的一部分沿着大溪,越过渝鄂山地,进入三峡地区的腹心地带,插足盐泉涌流不绝的今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和忠县等地;另一部分自郁江挥师南下,直指盐泉丰厚便利的今彭水郁山一带,为行盐的方便,又顺乌江而下到达枳(今涪陵),并在此建都,后又迁都江州(今重庆)。廪君巴人占有三峡地区自然盐泉后,其经济力量日益强大,军事政治力量迅速壮大,控制的领土不断扩大,及至春秋后期,巴国已囊括“东至鱼腹(今奉节)、西至僰道(今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今渝东南酉阳、秀水、黔江、彭水及黔东、湘西部分地区)” 这一大片地域了,其疆域之辽阔当时可谓泱泱大国。纵观廪君巴人的疆域扩充史,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沿袭了其先人仰仗自然盐泉制盐、贩盐以安身立命的古老传统。关于此,我们可以从三峡地区及周边邻近地区的考古发掘材料中得到印证。
在忠县哨棚嘴、瓦渣地、中坝、邓家沱、李园,云阳明月坝、三坝溪,奉节老油坊,巫山双堰塘、蓝家寨,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以尖底杯和圜底罐代表的器物群,其堆积之厚,数量之多,同一遗址或同一层位器物之单一,令人吃惊。尖底杯,是一种直口无唇、薄胎斜壁、尖底呈胡萝卜状的陶器。这些遗址发掘出土的尖底杯形状基本相似,而大小不一,口径6~12厘米,高11~13厘米,厚0.3~0.4厘米。圜底罐,是一种口沿抹压成波浪状鼓腹圜底的陶器。圜底罐的形状也基本相同,大小也略有不同,最小的口径为7厘米,腹径8厘米,高8厘米,最大的口径20厘米,腹径30厘米,高30厘米。孙华和曾先龙先生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共存关系推测,尖底杯的流行年代在商后期至西汉初期,圜底罐的流行年代在西周至西汉早期 。虽然目前还没有做微量元素检测,尖底杯和圜底罐的具体功用尚缺乏直接的科学依据,但尖底杯和圜底罐是巴人商代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制盐器,已成为这类陶器发掘者和盐业考古专家的共识。
如上所述,商末至春秋战国时期,三峡地区自然盐泉的富集地,如忠县、云阳、奉节、巫山、长阳等地,都是巴人重要的盐产地,陶器制盐规模庞大,盐产量极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