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5|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的考察(一)
文章来源:《盐文化研究论丛》
盐在中国上古文化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近二十年来专家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在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观点和思路。但是,这些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个需要注意的倾向:由于受当时考古材料的限制,大多在探究这一问题时显得很茫然,甚至仅限于猜想或臆测。这给我们探讨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关系造成一定的困难。
1997~2003年,在三峡库区实施的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特别是“中美盐业联合考古队”在三峡重庆库区开展的盐业考古,给我们探究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新材料。“在忠县中坝、瓦渣地等地开展的盐业考古,有助于探索古代巴人的经济特征,并进而从一个方面理解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片不太适合农业经济的土壤上十分丰富的人类遗存。” 笔者拟以此为切入点,以考古材料为主线,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成果,通过探讨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以期对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巨厚便利的三峡盐资源
中生代和新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三峡地区独特奇异的地貌和丰富便利的盐资源,为三峡先民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使三峡地区成为南方文明的摇篮。
中生代三叠纪,今四川盆地(包括现在的云南、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尚属浩瀚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下,规模达50万平方公里的咸化海域——上扬子蒸发海形成,咸化海膏盐沉积下来。三叠纪末,由于印支运动,秦岭地槽上升,黄陵庙背斜等崛起,海水从盆地西南退出,四川盆地基本形成,存留在盆地内的海水和积水成为一个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的内陆湖“巴蜀湖”。侏罗纪时期,由于气候炎热干燥,残留的海水强烈蒸发,巴蜀湖面积逐渐蒸发缩小为仅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沉积了较为丰富的盐卤结晶。白垩纪,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北部地区逐渐抬升,盆地南部产生凹陷形成“巴湖”,沉积了厚厚紫色砂岩,个别地方有盐晶和石膏的沉积。由此可见,三峡地区的盐资源,是在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海水和湖水中的浓缩盐卤结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天长日久沉积而成,主要分布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岩层中。
在三峡地区巨厚的盐矿资源中,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县盐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矿资源,最引人注目。万县盐盆,横跨长江两岸,大致呈北东—南西展开,西南端起于忠县拔山寺以南,东北端止于云阳以西,西北和东南分别以云阳黄泥塘、云安镇背斜和大坪山—方斗山背斜为界,延绵约100公里,南北宽20~30公里,盐体展布面积27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1500~1600亿吨 。由此看来,这的确是上天对三峡地区人民的慷慨馈赠。三峡地区的盐矿资源为自然盐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峡地区巨厚便利的自然盐泉,是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造就和赐予的。盐矿在沉积和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其层次像一本本重叠的书,近似水平。但是,在地壳运动作用下,绝大多数岩盐矿层都发生了弯曲、倾斜和断裂,使盐卤出露地表。侏罗纪末兴起的燕山运动,使四川盆地东部边缘褶皱隆起,盆缘形成了七曜山、巫山、黄陵庙三大背斜,三叠纪和侏罗纪等的盐层被挤压弯曲,从深埋的地下被抬升至背斜轴部,并发生断裂。抬升的盐层被地表雨水和地下水淋滤、溶解形成的卤水受压,易于沿断层面汇聚。距今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使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剧烈上升,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形成,上升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堵塞了四川盆地积水的西南出口,巴湖在汇集了盆地诸水后,将连绵起伏由北向南横亘在川鄂大地之上的巫山山脉从中剖开,经盆地东南边缘七曜山、巫山及黄陵庙背斜低洼处的河流下切地带夺路东泄,进入江汉平原,长江水系基本发育完成。滔滔滚滚的长江及其干流水系强烈的侵蚀下切,使赋存于构造裂隙带的卤水从复杂的褶曲地层里不断地冒出地面,形成自然盐泉。据地质部门测算,仅重庆万州及附近地区每年流失的岩盐资源就达30万吨之多。
从史料记载来看,散布于三峡地区的巫溪县宝源山、彭水县郁山镇、奉节县白盐碛、云阳县云安镇、开县温汤井、万州长滩井、忠县井和涂井、湖北建始,自古以来皆有盐泉涌出。这些盐泉,或从山麓流出,或从溪河旁地面渗出,具有天然性和浅层性的地质特点,较易被人类发现和开发利用。在这九处涌流不绝的盐泉中,宝源山盐泉最具代表性,从高出河面约七八米的宝源山麓石穴中奔流而出,气势磅礴。“(宝源山)旧名宝山,气象盘蔚。大宁诸山,此独雄峻。上有牡丹、芍药、兰蕙,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咸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