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说历史(五)梦幻之城(1)
发布时间:2015-01-18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盐史趣谈
发布时间:2015-01-18|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咸说历史(五)梦幻之城(1)
在中国古代的城市中,有一座城市非常奇怪。它曾经是奢侈和享乐的代名词,也是富裕和文明的化身。它的魅力令皇帝们念念不忘,却又多次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它是如此的美丽,一首描绘它美景的唐诗居然因此而享誉世界。它是如此的浪漫,竟然引得无数的文人为它魂牵梦萦。它究竟在哪里?难道是一座梦幻之城?
大海潮起潮落,经常在海滩上留下白花花的盐霜,这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海盐。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规模较大的海盐盐场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带。这是因为在古代,海盐生产需要利用阳光和风力来蒸发海水、提高海水中盐的浓度,这样就会在熬煮海盐的时候既节省时间也节省燃料。
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降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在长江以南,由于四季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降雨量大,还经常伴有台风袭击,海盐的蒸发必然大受影响。所以,长江以南大型的盐场历来就很少。
在古代,中原地区有山西运城出产的池盐。但是池盐的产量很有限,无法满足中原地区的需求,更不用说整个中国。所以,北方的海盐拥有无比广阔的市场。在西周之前,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生产和运销食盐,久而久之,诞生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大盐商。他们垄断海盐生产、哄抬盐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成为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政府接管盐业的生产和经营,不但可以抑制豪强势力,还可为国家积累财富。
这位姓管的政治家似乎要管住一切,他颁布法令将齐国的高山和大海统统纳入政府的管辖之中。政府组织专门的工匠砍伐山林、煎煮海水、生产海盐。他还大幅度提高海盐的价格,控制它的对内和对外贸易,这样,齐国很快就从垄断经营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使过去偏居一隅的齐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食盐专营”,管仲因此被后人尊为盐业宗师。但是,齐国的民众对于他的做法怨声载道,后来,食盐专营制度被废除了,政府除了收税以外,不再介入食盐的生产和运销。
到了汉代,管仲有了一位政治领袖级的崇拜者,他就是被分封在扬州的吴王刘濞。刘濞统辖的吴国与最初的齐国不相上下。但是,吴国还有更多可以称雄天下的资源。
首先,吴国拥有江苏境内众多的盐场。这里地跨淮南和淮北地区,历史上称作两淮盐场,它出产的盐叫作淮盐。与齐国的盐场相比,两淮盐场面积广大,人烟稀少,沿海滩涂上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为熬煮海盐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同时,两淮盐场更加靠近中原地区,拥有便捷的水运条件。当时,连通淮河与长江的古运河——邗沟已经开凿出来。向东,两淮盐场的食盐可通过淮河水系直达运往中原。往南,它可以借助古运河进入长江,把食盐运销到长江流域更加广阔的市场。也就是说,两淮盐场能够创造的财富将远远大于管仲时代的齐国。
当时汉朝中央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放任民间自由从事各项产业,刘濞如果有兴趣的话,他完全可以捷足先登。
另外,吴国境内还有铜矿,这是当时铸造钱币的宝贵资源。
可以想象,这一切如果都放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可能会欣喜若狂,因为有了它们,齐国成就霸业的道路就会便捷得多。吴王刘濞早就觊觎皇帝的宝座,所以他听了管仲的故事之后,就更加坚定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后来,刘濞逐渐控制了两淮地区的海盐生产,大肆开采铜矿,私自铸造货币,为自己迅速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为了收买人心,刘濞还免除了吴国境内所有人的税负,并重金招募天下勇士组建军队。 这是扬州第一次浓墨重彩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汉书》上说,大汉天子虽然拥有天下,但国库里的财富和粮食都不如吴王在扬州的仓库。皇帝在长安郊外修筑的上林苑里虽然有美丽的宫殿、无数的珠宝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禽异兽,但是它与吴王在扬州修筑的长洲苑则相去甚远。甚至皇帝在首都附近修建的堡垒和关隘也不如扬州的同类建筑险峻。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它的确让世人看到了扬州的不凡。可惜,这座城市的首次亮相就是一场悲剧。在长安的皇帝看来,这个地处黄海之滨的边远城市居然有着超越首都的繁荣,这种繁荣与吴王刘濞一样,都是令人不安的。后来,刘濞果然发动叛乱,扬州的繁荣随即毁于战火之中。 刘濞被镇压之后,汉武帝为了筹集与匈奴作战的军费,也开始垄断食盐的生产、运销。但是,这种食盐专营体制效率低下、腐败丛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因此从汉代起,中国的食盐专营制度总是时断时续。